“考虑到资产管理规模迅速扩张,股票市场整体回报率偏低等原因,投资端或是新一轮资本市场改革的重心。”12月14日,在以“筑牢安全防线 建设金融强国”为主题的2023第七届金融发展论坛上,中泰证券股份有限公司首席经济学家李迅雷发表了《2024:资本市场如何振兴、做深做实?》主题演讲。
李迅雷表示,此前资本市场改革更多侧重于融资端,如,全面注册制改革落地生花,“往后再看,我们认为如何通过改善投资端制度、提升投资者获得感或是接下来资本市场的重要议题。”
李迅雷认为,过去五年来,资本市场注册制的推进卓有成效,大量的公司上市也给资本市场注入了新活力的同时,也引发市场对“质量”的关注。
“上市公司的质量已经成为影响到未来股指走势的重要方面。”李迅雷表示,中国资本市场要通过科技引领、扩大消费、深化改革、并购重组来提高上市公司质量。
此外,李迅雷还提到,AI或撬动新一轮科技革命,将是中国资本市场新机遇。资本市场不仅在促进科创资本形成、推动创新要素合理定价、优化创新资源配置、激发创新主体活力等方面的作用日渐提升,还能够助推国企改革,参与以科技创新引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
融资端改革进入深水区
10月30日召开的2023年中央金融工作会议强调,金融风险防范和化解、金融支持实体经济的发展等诸多要点。在李迅雷看来,未来金融领域的工作重点,是在有效控制风险的前提下,推动金融高质量发展、更好服务实体。
资本市场如何做深做实?李迅雷就中央金融工作会议对于资本市场定调的核心要点作出三方面解读:一是,未来资本市场在疏通实体枢纽功能发挥上,注册制走深走实,意味着融资端改革进入深水区、对过去不合理的制度规则加以调整,未来更注重投资端改革、引入中长期资金;二是,发展多元化股权融资,意味着券商投行业务功能要从单纯融资功能向一二级联动、产业链做深做实延展;三是,金融的“人民性”和政治性,体现在要通过发挥财富管理业务实现居民财富保值增值而努力,其中,养老、绿色和科技也是一贯方向。
具体来看,李迅雷指出,中国社会融资规模较大,广义货币M2增速长期保持在两位数,“但是中国经济的体量增长不如社会增长快,不如M2增长快,也不如债务增长快,所以金融如何助力、提升经济增长的质量,提高投入产出比,现在变得越来越重要”。
融资方面,市场一直有声音认为,要提高直接投资的比重。二十大也明确提出发挥资本市场的功能,提高直接融资比重。但是,李迅雷表示,中国直接融资额占GDP的比重已经超过了美国,美国是以直接融资为主的金融大国,相对中国的间接融资来说,直接融资占比小,但是实际上相对于GDP来说,中国直接融资比重也不低,这就更要求提高金融的效益。
“12月11日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到稳健的货币政策要‘精准有效’,去年提出的是‘精准有力’,有力是要加大力度,有效就是在加大力度的同时还要提高效率,产生良好的效果。”李迅雷说道。
居民财富或将逐步向金融资产转移
考虑到资产管理规模迅速扩张,地产财富效应减弱、股票市场整体回报率偏低等,李迅雷认为,投资端或是新一轮资本市场改革的重心。此前资本市场改革更多侧重于融资端,如全面注册制改革落地生花,“往后再看,我们认为如何通过改善投资端制度、提升投资者获得感或是接下来资本市场的重要议题。”
从中国居民财富分配方向来看,地产配置占比近六成。李迅雷指出,房地产进入下行周期后,对资本市场影响,将是风险与机遇并存。
“房地产影响到金融资产的质量问题,如何避免房地产波动对于金融带来的负面影响也变得尤为重要。”不过,李迅雷表示,从长期来看,对于风险认知应该更加乐观一些,“因为从一些发达经济体的案例来看,房地产作为资产配置下降之后,金融资产配置就会增加,直接投资的潜在增长较快,不过在资产配置上我们更要起到支持经济高质量增长的效果。”
“中国居民的可支配收入构成中,来自财产性收入部分占比仅有4%,而美国则是16%。未来一大趋势是,中国家庭在资产配置时,会降低对房地产的配置,同时增加对金融资产的配置;金融资产里则会减少对于现金资产的配置,而增加对于风险类资产,尤其是权益类资产的配置。”李迅雷分析指出,金融行业潜在需求旺盛,发展空间较大,“不过,关键在于怎么按照中央金融工作会议的要求,通过优胜劣汰、并购重组的方式做大做强金融企业。”
AI成为中国资本市场新机遇
关于如何振兴资本市场?李迅雷建议,资本市场可以围绕政治局会议的“四个要”做深做实。要以科技创新引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要着力扩大国内需求,形成消费和投资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要深化重点领域改革,为高质量发展持续注入强大动力。要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巩固外贸外资基本盘。
“AI或带来劳动成本的大幅下降和劳动生产率的提升,或撬动新一轮科技革命,并成为中国经济增长最重要的动力。”李迅雷表示。
李迅雷强调,科创企业需与投行、研究紧密连接。对于企业而言,人工智能投资和业务影响之间存在明显的关联性,企业在业务发展中会逐步加大在人工智能方面的研发与投入。因此,在这场AI时代的变革下,科创金融服务也将催生新的发展契机。科创企业一方面要与投行等金融机构密切联系,利用各种融资方式支持企业发展模式的转型,并通过金融机构更加精细化、更具创新性的融资服务,满足科创企业的资金需求;另一方面,应充分利用券商等金融机构研究业务,积极开拓公司新的盈利模式和增长点,把未来企业的成长轨迹锁定至产业波动的走廊里,从而实现企业收益和风险的匹配。
而在这一过程中,李迅雷认为资本市场大有可为,资本市场服务新经济的能力提升,将有效推动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资本市场不仅在促进科创资本形成、推动创新要素合理定价、优化创新资源配置、激发创新主体活力等方面的作用日渐提升,还能够助推国企改革,引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
多举措提高上市公司质量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部署九大任务,其中第一大任务是以科技创新引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李迅雷认为,资本市场既有使命,也要参与进去。
“当然,除了从科技创新引领现代企业、现代产业体系建设之外,还可以从如何来促消费、如何推进重点领域的改革(如国企改革),如何进一步推动在开放背景下资本市场国际化的进程着手。”李迅雷说道。
李迅雷表示,国企央企的估值总体偏低,因此,推进国企央企改革,将成为资本市场良好表现的重要因素。
“12月13日,美国指数又创下历史新高。指数能够创新高的原因,主要是纳入的都是美国大企业,尤其是美国七大科技或互联网巨头,对指数产生了重要影响。”李迅雷表示,“道琼斯指数最初的30只股票已全部被更替,所以资本市场发展就是不断迭代、不断有新的企业涌现的过程,就是有超大的巨无霸对于指数起到了一个定海神针的作用。”
李迅雷坦言,过去五年,资本市场注册制的推进非常顺利,大量的公司上市也给资本市场注入了新的活力。
但是,“量”增加的同时,“质”的问题也凸显出来。李迅雷表示,上市公司的质量已经成为影响到未来股指走势的重要方面。
李迅雷列出了一组数据,美国标普500的样本平均市盈率是23倍,中国市值前10%的500多家公司的市盈率则为12.4倍,两者相差较大;中国市值前10%的公司剔除银行股,平均市盈率为18.5倍,两者仍存在一定差距。截至2023年中报,中国市值前10%的企业ROE中位数为10.4%,低于美国标普500的15%。
因此,李迅雷建议,中国资本市场要通过科技引领、扩大消费、深化改革、并购重组来提高上市公司质量。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