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政府高官指中国汽车存在缺陷并称要收紧认证。
据俄罗斯卫星通讯社报道,俄工业和贸易部长阿里汉诺夫2月5日在国务会议上说,三个中国品牌的卡车存在严重缺陷,根本不应该上路行驶,俄需要对进口汽车进行更严格的认证,特别是合规性检查。
阿里汉诺夫还指,需要阻止中国汽车在俄罗斯市场占据过大份额。工贸部正逐步提高报废税和采取其他措施,恢复平衡。
自2022年俄乌战争爆发后,欧洲与日韩汽车品牌纷纷因制裁措施而退出俄罗斯市场,奇瑞、哈弗、吉利、长安等中国品牌迅速补位,使俄罗斯一跃成为中国第一大汽车出口市场。
据俄汽车行业分析机构Autostat统计,中国汽车品牌在俄市占率从2021年的不足10%,跃升至2024年的超过60%。截至去年12月,中国在俄新车市场十大品牌里占据八席,当地品牌仅占两席,市占率总和略逾30%。
他说,俄罗斯在受制裁之初,曾通过放松审查的方式鼓励中国车辆涌入,填补需求缺口;但在市场趋近饱和后,就不断释出提高报废税和补税等信息,削弱中国汽车的竞争优势。
俄罗斯去年10月1日起提高车辆报废税70%至85%,在2030年前还会逐年提高10%至20%。报废税也称回收费,但本土生产商常能找到豁免方式,因此被普遍视为俄罗斯产业保护的工具。
俄罗斯还通过收紧平行进口渠道,来抑制中国进口车涌入。去年4月1日起,莫斯科要求经吉尔吉斯斯坦中转抵俄的车辆要补齐各类税费,正式阻断了进口汽车借吉国欧亚经济联盟成员的身份合法避税的通道。
俄罗斯政策导向的变化尚有办法应对,市场饱和、地缘政治环境的变化才是主要风险。今年,预计数家中国汽车品牌可能会退出俄市场。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