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三

2 七月 2025 Vol 19

张联东突然辞任洋河股份董事长:业绩连年暴跌下的管理层大换血

7月1日,中国白酒行业传来重磅人事变动消息——洋河股份(00…
1 Min Read 0 16

文轩新闻 王恒 北京:7月1日,白酒企业洋河股份(002304.SZ)董事长张联东提交书面辞职申请,辞去公司董事、董事长及董事会相关专门委员会委员职务,且不再担任公司及控股子公司任何职务。

这一突如其来的高层变动发生在洋河股份业绩连续大幅下滑、前任控股股东董事长杨卫国刚刚被免职的敏感时期,引发市场对这家中国第三大白酒企业未来走向的广泛猜测。

张联东突然离职:洋河高层震荡的延续

2025年7月1日,洋河股份发布公告称,公司董事会近日收到董事长张联东的书面辞职申请,因工作调整原因,张联东申请辞去公司董事、董事长及董事会相关专门委员会委员职务,辞职后将不在公司及控股子公司担任任何职务。

公告显示,张联东的辞职申请自送达公司董事会时即刻生效,这种”闪电离职”方式在上市公司高管变动中颇为罕见。

值得注意的是,这已经是洋河股份近期第二位核心高管离职。就在6月25日,宿迁市人民政府官网发布人事任免公告,免去杨卫国宿迁产业发展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江苏洋河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及江苏双沟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职务。

而更早的6月11日,洋河股份已公告杨卫国辞去公司第八届董事会董事及战略委员会委员职务。杨卫国原定任期至2027年届满,此次属于提前离任。

张联东的洋河生涯始于2021年1月,当时宿迁市委决定张联东任江苏洋河酒厂股份有限公司(苏酒集团)党委副书记。

一个月后,2021年2月,张联东正式出任洋河股份董事长。这位1968年9月出生的宿迁本土官员,拥有丰富的政府工作经历,曾历任宿迁市宿城区经济开发区管委会主任、宿城区副区长、宿城区委常委、宿迁市政府副秘书长等职。在2022年1月,张联东还荣获”2021十大经济年度人物”称号。

洋河股份近年来管理层变动频繁,呈现出明显的动荡态势。仅在2024年,就有王凯因工作调动辞去公司第八届董事会董事职务,许有恒因工作调动辞去公司第八届监事会监事职务。

这些高管辞职后均不在公司及控股子公司担任任何职务,且均未到正常届满退休年龄。

目前,洋河股份董事会由7名非独立董事和4名独立董事组成,其中7名非独立董事中有6人来自大股东洋河集团。

值得注意的是,这些高管多数没有酒业背景,钟雨和戴建兵是仅有的两位具备酒业背景的高管,其余多为来自政府、烟草等领域的跨界官员。

张联东现年59岁,洋河股份总裁钟雨63岁,均已接近退休年龄。此前,洋河股份已通过换届引入陈军等”70后”高管,未来或将进一步优化管理层的年龄结构。

市场曾普遍认为,1974年出生的杨卫国可能被视作洋河股份董事长职位的潜在接任人选,但其提前离任使这一可能性化为泡影。如今张联东突然辞职,洋河股份将面临核心管理层全面更迭的局面。

业绩”滑铁卢”:洋河的至暗时刻

张联东的突然离职发生在洋河股份业绩持续恶化的背景下,这绝非巧合。近年来,这家曾位居中国白酒行业前三的龙头企业正经历上市以来最严峻的业绩滑坡,多项关键指标创下历史最差纪录。

洋河股份2024年年报显示,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88.76亿元,同比下降12.83%;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66.73亿元,同比下降33.37%。

这一利润水平直接倒退回2017年,创下公司上市以来最大跌幅。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46.29亿元,同比下降24.49%。

分产品来看,中高档酒、普通酒营收分别同比下降14.79%、0.49%,预计核心品系均主动调整,梦系列下滑幅度略低于海天系列。分地区看,省内、省外营收分别同比下降11.43%、14.35%。

进入2025年,洋河股份的业绩颓势仍未得到扭转。2025年第一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10.66亿元,同比减少31.92%;归母净利润36.37亿元,同比减少39.93%。经营活动现金净流入为25.36亿元,同比下降47.72%。销售净利率同比下降4.41个百分点至32.83%,毛利率同比下降0.44个百分点至75.59%。

更令人担忧的是,25Q1销售回款98.05亿元,同比下降24.03%,25Q1末合同负债70.24亿元,环比减少33.20亿元,显示渠道库存压力依然较大。

在同业比较中,洋河股份的表现同样不尽如人意。2025年一季度,公司营业总收入在已披露的同业公司中排名第4,归母净利润排名第5,经营活动现金净流入排名第5。公司最新毛利率为75.59%,在已披露的同业公司中排名第9;最新ROE为7.03%,排名第8。

这些数据表明,洋河股份在白酒行业的竞争优势正在削弱。

表:洋河股份近年关键业绩指标变化

指标2024年同比变化2025年Q1同比变化
营业收入288.76亿元-12.83%110.66亿元-31.92%
归母净利润66.73亿元-33.37%36.37亿元-39.93%
经营活动现金流46.29亿元-24.49%25.36亿元-47.72%
毛利率73.16%-2.09个百分点75.59%-0.44个百分点
销售净利率23.09%-7.16个百分点32.83%-4.41个百分点

面对惨淡的业绩,张联东在2024年度股东大会上罕见地向投资者致歉。

他直言”这轮白酒周期,洋河股份的表现是相对滞后的”,并承认”最大的问题在我们(管理层)这里”。张联东反思洋河股份存在品牌建设观念落后、营销模式创新滞后等问题,认为过去高速发展积累的经验已成为当下发展的障碍。

他提出”四个回归”理念:回归消费本质、回归价值创造、回归发展理性、回归真诚初心,试图为洋河股份的发展重新定位。

深度分销之殇:洋河模式的反噬

洋河股份业绩持续下滑的背后,是其引以为傲的”深度分销”模式在行业调整期遭遇的反噬。这一曾帮助洋河快速崛起至行业第三的销售策略,如今却成为制约其发展的桎梏。

洋河股份早期依靠”深度分销”模式实现了快速扩张,这种模式主要依靠海量经销商通过薄利多销的方式出货,以销售快消品的方式售卖白酒。

在行业上升期,这种模式帮助洋河一路长虹,迅速抢占了市场份额。然而,随着行业调整,整体下行,洋河也受到了该模式的反噬——当洋河的产品不再广受欢迎,薄利而不能多销之时,经销商便不再买账。

洋河的深度分销模式导致渠道库存长期处于较高水平。2025年一季度末,洋河股份合同负债为70.24亿元,虽然同比增加12.09亿元,但环比减少33.20亿元,显示公司仍在努力消化渠道库存。

东吴证券研报指出,洋河”省内受竞品挤压预计份额持续收缩”,期待公司”强管控促动销,重返良性增长轨道”。

业绩压力下,洋河股份的产品结构出现下移趋势。2024年,中高档酒营收同比下降14.79%,普通酒营收仅下降0.49%,显示高端产品面临更大压力。

为应对这一局面,洋河近期开始布局高线光瓶酒市场。6月22日,张联东高调亮相在内蒙古包头举办的洋河大曲”兄弟携手 共创未来”高线光瓶酒战略发布会,推出光瓶酒产品。这一举措被视为洋河向下延伸产品线、寻找新增长点的尝试。

在收入下滑的同时,洋河的费用支出却相对刚性,进一步挤压了利润空间。

2024年,公司销售费用率同比上升2.84个百分点至19.10%,管理费用率同比上升1.34个百分点至6.67%。

2025年一季度,销售费用率同比上升3.86个百分点至12.38%,管理费用率同比上升1.13个百分点至3.97%。这种”收入降、费用升”的局面使得洋河的盈利能力大幅下滑。

洋河股份面临的市场压力来自省内外两个维度。在江苏省内,洋河正遭受今世缘等本土品牌的强势挤压;在省外市场,面对茅台、五粮液、泸州老窖等全国性品牌的竞争,洋河的扩张步伐明显放缓。

2024年,洋河省内营收同比下降11.43%,省外营收同比下降14.35%。公司表示后续将重点聚焦江苏和环苏市场,培育打造样板和高地市场,试图筑牢基本盘。

战略困局:洋河的转型之痛

在业绩持续下滑和管理层动荡的双重压力下,洋河股份正面临严峻的战略转型挑战。张联东在任期间提出的一系列改革措施尚未显现成效,其突然离职更增加了公司战略延续性的不确定性。

面对业绩困境,张联东提出了”四个回归”的发展理念:回归消费本质,坚持开瓶为王,突出白酒作为生活、情感、情绪产品的消费属性;回归价值创造,致力于让消费者喝到高品质、高性价比的美酒;回归发展理性,认识到白酒行业虽前景广阔,但不会永远高速发展,理性增长才是长期趋势;回归真诚初心,持续为消费者和投资者创造价值。

张联东称这”四个回归”如四个坚实的支柱,为洋河股份的发展筑牢根基。然而,这一战略尚未在业绩上得到体现。

2024年全国两会期间,作为全国人大代表的张联东带来了《关于”培育壮大白酒新质生产力,推动发展酒业新型工业化”的建议》和《关于”践行’大食物观’,优化’大健康产业'”的建议》两大建议,显示出其对白酒产业创新发展的思考。然而,这些宏观思考如何转化为企业的具体经营策略,仍有待观察。

为稳定投资者信心,洋河规划2024-2026每年度的现金分红总额不低于当年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的70%且不低于人民币70亿元(含税)。2024年实际分红达到70亿元,对应当前动态股息率6.5%以上。

这一高分红政策虽然提升了股票的吸引力,但在业绩下滑的背景下,也给公司现金流带来压力。2025年一季度,洋河筹资活动现金流净额为-34.24亿元,同比减少34.17亿元。

在产品层面,洋河正尝试通过创新寻找突破口。除了前文提到的高线光瓶酒战略,洋河还可能加大健康白酒、低度白酒等新品类的开发力度,以迎合年轻消费者和健康饮酒的趋势。然而,这些创新产品能否成为新的增长引擎,仍需市场检验。

白酒行业的数字化转型已成为大势所趋,包括渠道数字化、营销数字化、供应链数字化等多个维度。洋河作为行业领先企业,在这方面既有优势也面临挑战。如何在保持传统优势的同时实现数字化转型,将是新任管理层需要解决的重要课题。

表:洋河股份面临的主要战略挑战与应对措施

挑战类型具体表现当前应对措施效果评估
销售模式转型深度分销模式反噬调整渠道策略,强化终端管控初步调整,效果待观察
产品结构优化中高端产品增长乏力推出高线光瓶酒,布局新品类战略方向正确,但规模有限
区域市场平衡省内外市场双重压力聚焦江苏和环苏市场基本盘防守策略,增长性不足
品牌价值提升品牌老化,年轻化不足“四个回归”理念引导理念到位,执行落地不足
管理层稳定高管频繁变动引入”70后”高管年龄结构优化,但专业度存疑

未来展望:洋河将走向何方?

张联东的突然离职标志着洋河股份一个时代的结束,同时也开启了充满不确定性的新篇章。在业绩持续下滑、管理层动荡不安的背景下,洋河的未来发展路径引发行业广泛关注。

目前,宿迁产业发展集团、洋河集团及双沟集团的新任董事长人选尚未公布。洋河股份方面也尚未宣布张联东的接任者。考虑到洋河股份现任总裁钟雨已63岁,接近退休年龄,公司可能需要全面重组高管团队。市场期待洋河能够引入更多具有酒业背景的专业管理人才,而非继续依赖政府背景的”空降兵”。

江苏洋河集团有限公司为洋河股份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高达34.18%。江苏洋河集团有限公司和江苏双沟集团有限公司,二者均由宿迁产业发展集团有限公司控股,而宿迁产业发展集团有限公司则由宿迁市人民政府全资持股,属于市属国有企业。

这种国资控股结构决定了洋河的战略决策必然受到地方政府意志的影响。未来,宿迁市政府对洋河的战略定位和支持力度将直接影响公司的发展方向。

白酒行业正经历深度调整,市场集中度持续提升。据东吴证券研报,白酒产业呈现”强分化、强集中”特点。

在这一背景下,洋河能否守住行业第三的位置面临挑战。一方面,茅台、五粮液等头部企业优势巩固;另一方面,山西汾酒、泸州老窖等追赶者势头强劲。洋河如果无法尽快扭转业绩下滑趋势,行业地位可能进一步下滑。

洋河股份股东户数为18.76万户,如何稳定投资者信心将成为新任管理层的重要任务。虽然公司承诺高比例分红,但长期投资价值仍需建立在业绩复苏的基础上。张联东离职后,投资者将密切关注新管理层的战略清晰度和执行能力。

白酒行业具有明显的周期性特征。张联东曾表示,”白酒行业具有独特的文化属性,其价值不会随环境轻易改变,且行业韧性超强”。

然而,行业韧性并不等同于企业韧性。在当前的调整周期中,洋河能否抓住机遇实现转型,将决定其能否在下一轮行业上升期中重新崛起。

洋河股份正站在发展的十字路口。张联东的突然离职既是一个时代的结束,也可能成为新篇章的开始。这家曾创造”蓝色经典”奇迹的白酒企业,能否在行业变革的大潮中重振雄风,市场正拭目以待。

文軒新聞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