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中国经济日趋恶化,老赖快速攀升。
据中国执行信息公开网站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9月4日,中国处于失信状态的被执行人数量为841万人。
而在2013年7月,最高法开始实施失信被执行人名单制度时,失信被执行人数仅2.61万人。从2013年到2023年的10年间,失信被执行人的数量增长了约190倍。其中大部分是由于未能按时偿还商业贷款和住房贷款且年龄在18到59岁之间。
失信被执行人,在又被称为“老赖”,这个词原为颇带贬义的指代故意欠钱不还的人,法律文本的解释是“具有履行能力而不履行生效法律文书所确定的义务的人员”。
三年冠病疫情的强制封锁让中国经济活力下降,外资加速撤离,青年人面临严峻的就业压力,在房地产狂飙的席卷下,民众负债累累,个体陷入经济困境,无力偿还债务,成为失信被执行人 。
分析近两年新增“失信执行人名单”,主要群里分为两类:
一类是购房者,在中国房价疯涨时贷款买房,但随着收入下降,入不敷出,更有甚者所购买的房产项目烂尾,资不抵债,一旦断贷,他们就会成为“老赖”,上征信黑名单。
另一类是企业法人,近年来,民营企业面临的经营压力越来越大,在市场急剧萎缩的情况下,监管反而越发严苛。据统计,仅2024年前9个月,A股上市公司有近二十家企业被倒查税收,要求补缴罚没金额上亿元。企业欠债破产会导致法人受牵连,他们也会成为黑名单的一员。
网友戏称,这年头但凡有点上进心的人都已经成为了老赖。“上进心越高,负债越高,毫不客气的说,这么多的债务,都是辛苦奋斗来的。”“中年返贫三件套:创业买房和股票!躺平是最优的投资机会!”
对疫情以来攀升的失信人数据,中国最高法也多次发文要求地方创新失信人“准出”机制,提出尽管惩罚是一种胁迫还债手段,但是也得考虑让实际已经没有能力还债的人有喘息机会,强调“老赖”这个定义里“能还钱但是故意不还钱”的定义,把重点放在还钱能力上,降低这个连年攀升的数据。
根据最高法数据,2024年来,中国共删除、撤销涉及实际无力偿还贷款人员的失信信息共计62.55万人次。
发表回复